本刊、网记者周正东
走进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徐溜镇跨洪村的沪江牧业蛋鸭养殖基地,100多栋鸭舍里,成群的鸭子或是觅食饮水,或是嬉戏打闹,“嘎嘎”的鸭叫声此起彼伏,工人们正忙着给鸭子添食加水,捡拾鸭蛋,场面极为热闹。
“我们去年调整了蛋鸭的品种,现在养殖的是金定鸭,产蛋更多、更稳定。”蛋鸭养殖基地负责人冯云算了一笔细账:“按照现在鸭蛋价格,一筐鸭蛋是33斤,5块5一斤,一筐蛋要卖到180多块钱,一包饲料基本可以换一筐蛋,饲料价格大概110元每包,再除去十几块钱的人工费,等于一包饲料上能赚个50几块钱呢。”
金定鸭具有觅食能力强、饲料转化率高和耐热抗寒等特点,它的产蛋期长,即使在换羽期间和冬季也能持续产蛋,鸭蛋绿壳红心,深受市场好评。
“现在养殖基地蛋鸭约30万只,一栋鸭舍1500只鸭子,每天能产蛋5筐半到6筐。产量多,销售也不愁,主要销往高邮、苏州、太仓等地,加工成咸鸭蛋、松花蛋等,一个鸭蛋加工厂一天就要用掉好几千筐。”冯云介绍。
为保证鸭蛋品质,基地生产管理人员每天时刻关注鸭舍的温度、湿度、饲料营养以及鸭群健康状况。经过专门设计的鸭舍,在提高养殖效率的同时,也改善了生态环境。
同时,在蛋鸭养殖过程中,捡鸭蛋、投食、清理鸭舍都需要大量工人,也解决了当地一批农户的就业问题,带动农户增收致富,助力乡村振兴。
“我感觉挺好的,工作主要就是捡捡鸭蛋,一个月能有4000来块钱呢,还可以照顾到家人。”刘大妈乐呵呵地告诉记者,她就是跨洪村村民,去年来到这里工作,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。“这边有几十名工人,本地村民能有一半吧。”冯云告诉记者。
乡村要振兴,产业必先行。近年来,跨洪村大力发展养殖产业,把培育、发展、壮大特色养殖作为乡村振兴的着力点,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。下一步,跨洪村将继续结合本地实际,依托特色养殖业,通过“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带动更多群众共同参与,激发乡村振兴活力,促使乡村振兴驶入“快车道”。 (王荣荣)
来源:江苏采编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