监控大屏上,污水滔滔,在池中不断翻腾,变淡,最后生成一泓清水……这是兴化市大垛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一幕。
“现在一天处理3000吨。”大垛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孙以乐说,这些生活污水源来自大垛、竹泓、林湖、昌荣、陶庄等乡镇集镇,通过管道集纳而来。大垛污水处理厂由兴化市城投公司投资4000万元建设,去年12月建成运营,日处理能力3500吨。
从之前的镇镇建污水处理厂,到现在的以片区建污水处理厂,是兴化市锚定问题导向、精准治污的新举措。兴化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明说,围绕城镇生活污水处理,该市改革创新建、管、运一体化机制,科学布局,在城区布局建设和扩容3座污水处理厂、乡镇布局建设5座片区污水处理厂,提升了污水处理能力,同时下真功夫提升污水收集能力和运维能力,积极回应群众的诉求,从而使生活污水治理向更好方向转变。
兴化城区原先仅有一座城南污水处理厂,较之同等规模县城差距较大,为补足处理能力的短板,2021年至2023年,兴化升级改造城南污水处厂使处理能力达到6万吨。同步在兴东镇污水处理厂原址,启动城东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,将城区九顷区域生活污水收纳处理。城东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1.2万吨,2023年建成运营。近期,兴化市城西污水处理厂项目又正式立项核准,该项目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4万吨、同步配套管网和泵站建设,总投资8.5亿元,建成投运后,兴化城区的日污水处理能力将达11.2万吨,满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之需,也将使兴化城区的污水处理能力进入到县级城市的“第一方阵”。
为解决历史欠账问题,2022年由城投公司出资对原来的戴窑等15个桑德公司BOT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回购,借鉴区域供水的做法,实行片区化建设污水处理厂,规划为合陈、安丰、陈堡、戴南、大垛5个片区,分别建设污水处理厂,与兴化城市3座污水处理厂形成“3+5”布局,把原先的部分乡镇污水处理厂改建为提升泵站。至目前,大垛、陈堡、安丰、戴南片区污处厂已布局到位,并正常投入生产,合陈污水厂正在启动前期工作,已完成项目立项核准,有望年底动工,2025年建成投运。
污水收集是污水处理的重要环节。兴化市不断推动污水管网向小区、商铺、机关、学校和农贸市场等延伸,密织污水管网至污水处理厂的“毛细管”。同时,升级改造管网,淘汰承压差、易损坏、易渗漏的水泥管、塑料波纹管,改用PE管和球墨铸铁管。今年,该市投资4亿元用于城市达标区和乡镇管网改造,施工进展顺利,主体工程有望年底结束。
为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营,兴化市重新优化国企管理架构,实体化运作和提级管理清兴污水处理有限公司,负责污水设施建、管、运日常工作。运行1年以来,公司实行专业化管理,设有生产运行部、管网作业部、数据信息部等工作机构,改变了以往只注重项目建设的弊端,一手抓建设、一手抓运行,实现了从污水治理的“游击队”向污水治理的“正规军”转变,今年1—10月份,城市污水厂处理量比去年同期增加360万吨,同比增长26%,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超过60%,再创发展新高。城东污水处理厂顺利晋级城市厂,实现了城市污水处理工作的新变化;顺利完成4家乡镇污水处理厂的接管运维工作,实现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统一运维的第一步发展目标,目前除戴南、安丰污水处理厂外,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纳入清兴公司管理范围。
“城镇污水处理的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上级赋予的城镇‘333’治污目标的加快完成。” 兴化市副市长陈林说,围绕省住建厅制定的在县以上城市开展“三消除”“三整治”“三提升”为主要内容的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“333”行动,兴化将进一步压实责任,持续努力,不断迸发“兴”力量、跑出“兴”速度、展现“兴”气象。
魏昕 梅立成 顾日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