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手擀面 传承到至今——记安徽省亳州市非遗传人张绍荣

2024-12-23 15:04:23    来源:安徽中心    

本刊 网 王平 蒋庆章 通讯员耿治国

和面、揉面、擀面、折面、切面、散面,紧接着摔打、摇转、下锅一气呵成,当众展示,如行云流水。日前,记者走进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高公镇老街,市非遗传承人张绍荣正在现场加工制作手擀面条,手艺非常娴熟。

记者发现,在《张家手擀老面馆》赫然一挂匾牌映入眼帘,店内客厅当中坐着一位气宇不凡的九旬老人,他就是亳州市非遗张家擀面第二十九代传承人张绍荣。

说到张绍荣没一个人不知他的大名,他家的手擀面薄如蝉翼,通透发亮。如金丝细线垂而不断,更是用秘传高汤配制,味道不同一般。祖上曾获宋太祖趙匡胤悬赏,宣入宫廷内封为御膳,他叫张喜,外号“张一刀”。是金子总会发光,张家手擀面在大浪淘沙中名声大噪,曾在中国美食栏目中上过央视二套节目,播放长达一分多钟。

千年传承历时不衰,口碑广传是有其历史根源和社会基础的。早年张家太祖张宝祥就是清末民国初的"大红馆"的老板,他为人宽厚,慈悲善良,饥荒年代救济不少贫民百姓,家风美德延续至今。"有钱无钱进了张家面馆后都不会空着肚子的"。本地人对此进行夸赞。

上午10时许,记者在面馆里发现,只见人头攒动,门庭若市。张家名门旺族,后继有人,面馆生意兴隆。张绍荣老匠人在涡阳40年多年来,创下不少名片。早在涡阳40年“江南茗景”大酒店永远留下一张8米长的“面皮画卷”图景。他曾获2023年3月由涡阳县“老子文化研究室”授予的《涡阳县面点泰斗》称号,并赠金色奖匾一块。

张绍荣老人介绍,手擀面手艺传到第三十代张先力手上,除外地办多家连锁店外,仍有多名人员从事祖上产业。他与时俱进,不断吸收业内精华,苦练内功,感悟人生真谛,培补自身元气,传承经典绝艺。从风味、辅料、汤料、食源多方发力,如今已发展到拥有冷热、荤素、干湿等几十个品种,深受新老食客的好评。不仅涡阳本地人爱吃。河南、山东、安徽三省三市,及来涡阳旅游的全国各地的朋友,吃到高公张家手擀面都交口称赞,乐而忘返。他们饶有兴趣地说:“吃了张家手擀面,到涡阳没白来一趟。”

涡阳高公张家手擀面之所以独树一帜,回头率高,看一下他们的当场制作便可知一斑。张绍荣的儿子张先力把手擀面的制作过程展示给客人看,然后佐料调配,端上餐桌。在场观众叫声不绝,贺彩连连。香气扑鼻面中来,五味杂情心里生。特别有一款,细如发丝,韧似弓弦,可穿针引线的作品,让人大开眼界,那真叫一个绝!

采访中,有一位 60岁多的高女士说:我今年60多了,年年都吃他的手擀面,越吃越养生,吃的健康,越吃越上瘾。并邀请亲朋好友都来吃。

正当众人洒后带兴,尽情品尝张家手擀面的筋道,高汤的浓厚传统味道时,一声“来了,酸汤素”惊艳四座,什么"酸汤素”啊?好新颖的名字,大家争先恐后地抄起家伙,贪人不择食,舌尖识真功,一种曾未有过的体验折服全场。什么叫传承,什么叫创新,你亲口尝一尝,一切感受尽在领悟中。

责任编辑:芦丽芳

[编辑:MR ZHAO]

相关新闻

网站简介|版权声明|免责声明|加盟合作|招聘英才|联系我们|人员查询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吴家场路1号院邮编:100000电话:010-50989088邮箱:zgsxldjckw@163.com

出版物许可证编号:新出发 京零字 第 海240155号

Copyright © zgsxldjc.com.cn.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404698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