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清明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,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与民族情感。4月1日下午淮安市实验小学四(1)班的同学们在学校烹饪教室开展了“青团入口,清明寄情”的实践活动。
首先,汪老师介绍了艾草,让同学们感受节气与自然的联系,翠绿的艾草在桌子上舒展身姿,孩子们化身小小植物学家,仔细观察叶片绒毛的秘密,用指尖感受茎秆的柔韧。
接着,便是充满趣味与温情的青团制作环节。翡翠色的糯米团在掌心跳舞,豆沙、芋泥、蛋黄像顽皮的孩子钻进青团的怀抱。孩子们的小手轻轻落下,形态各异的纹路在面团上悄然绽放。不一会儿,一个个碧绿如玉、软糯可爱的青团就在孩子们的指尖逐渐成型。随着蒸锅热气升腾,百余枚圆润可爱的青团新鲜出炉,让人垂涎欲滴,处处洋溢着温馨的节日氛围。
这场飘着艾草香的实践活动课,将文化传承与劳动教育相结合,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“教育即生活”的理念。让传统文化成为学生认知世界的温暖窗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