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个棚子里的蓝莓大多数已挂果,长势不错,估计一个多月后就能采摘上市了!”12月9日上午9点多,记者来到地处兴化市合陈镇邓桥村的“兴化市八扇格果蔬专业合作社”,只见一座座温室大棚整齐排列,棚内的蓝莓郁郁葱葱,长势喜人,其时合作社负责人邓小存正和总管征同明一起察看蓝莓的生长情况。
今年45岁的邓小存出生在邓桥村一个普通农户家庭,初中毕业后,他怀揣着对外面世界的向往、成就一番事业的梦想,只身前往上海、昆山、无锡等地艰苦创业,经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,他积累了大量资本。致富不忘家乡人,在事业发展高峰期,邓小存选择回乡投资,为乡亲们提供就业平台,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。
2013年,邓小存从苏州回村成立了“兴化市八扇格果蔬专业合作社”。他投资近1000万元,流转了160亩土地,建设标准大棚48幢,连体大棚120幢;同时采用先进的采光技术、自动化滴灌、全程施用有机肥的方式,在无污染的良好环境下衡温种植各类绿色的有机葡萄。邓小存在葡萄园发展的同时,也带动了村里很多村民前来打工挣钱,村里每天固定在葡萄园做工的村民就有60余人,工作不累人,村民可以照顾到家里,不用成年在外打工,而且邓小存给葡萄园做工的村民工资每天都结清,逢年过节都有福利发放,直乐得打工的村民老沈逢人就夸:“现在足不出村就能打工挣钱了,是邓小存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就业好机会啊!”
然而,随着种植户一哄而起抢着种葡萄后,这几年葡萄种植效益一年不如一年,邓小存几经思考几番权衡,决意要改行种植其他品种的果蔬,但种什么好呢?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邓小存。去年6月份他去云南旅游的时候,一个偶然的机会,他认识了山西省一个姓梁的农业专家。经梁专家指点,让他茅塞顿开,找到了一个新的品种蓝莓。随后,他看中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郊区一大块地,在那里租赁了2000多亩农田,跟梁专家联合种植了1000多亩苏州东山白玉枇杷,自己则单独种植了1000多亩蓝莓。为了种植好这“两块地”,邓小存多次外出考察,从枇杷、蓝莓的栽培到成熟收获,自己刻苦钻研,到处取经学习,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和经验。经过一年多的精心侍弄,在云南的蓝莓喜获丰收,每亩收入在10万多元。“枇杷第一年有少部分挂果,长势良好,预计成熟采摘上市后,亩产收入不会低。”邓小存介绍道。
在云南喜获丰收后,今年上半年,邓小存将八扇格果蔬专业合作社里的大棚葡萄全部改种上了蓝莓,足足有130多亩。蓝莓对水分的需求较高,而且要求喷洒的水要非常洁净,为此,邓小存花费100多万元购置了一套净水机设备,每天用纯净水浇水,在干旱时期还增加浇水的频率,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。蓝莓生长要求比较高,既不能受冻也不能受热,邓小存在每个大棚里添置了一台立式空调,使蓝莓夏天不热冬天不冷,此外,他还在蓝莓大棚里放养了5000只蜜蜂向蓝莓授粉,便于蓝莓生长,提高其坐果率......就这样,在邓小存和员工们的共同努力下,现在八扇格果蔬专业合作社里的蓝莓长势喜人,估计今年准是一个丰收年。
“合陈这里的130多亩蓝莓是11月初开的花,11月10号左右陆续挂果,预计在1个多月后就能采摘上市销售,初步估计一亩田能长3000斤蓝莓,每斤批发价在40元左右。”邓小存喜滋滋地表示,待这里的蓝莓种植成功后,他想到千垛菜花景区那里租一块大田种植蓝莓,借助千垛菜花景区的名气和人气,把自己的蓝莓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。(冯兆宽 金艳君 邢晓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