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刊、网记者周正东
日常生活中,取快递时可能会遇到物件损坏的情况,一般与商家、快递点协商解决即可,若因此引发纠纷,甚至被快递站点“拉黑”,无法收取快递怎么办?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?近日,江苏淮阴法院审理了一起因快递站“拉黑”取件人引发的名誉权纠纷案件。
原告王某网购了一只皮包,在去被告某站点取快递时发现快递外包装损坏,皮包表面也有点受损,故拒收。但被告要求原告在快递单上写下“外包装完好拒收”字样,原告拒绝,且双方就赔偿事宜协商不一致,事情不了了之。之后,原告网购时均备注快递不放被告处,直接送到原告家。
直到二十几天之后,王某陆续从亲戚、同事、朋友口中得知,被告将“黑户王某”字样贴在快递扫描机旁,双方矛盾纠纷由此升级。原告一纸诉状将被告告上法庭,要求被告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7000余元。
淮阴法院审理认为,载有“黑户王某”的纸条比A4纸大小略小,且未被覆盖,很容易被来往的取件人看到,且被告站点人流量日均500人左右,确实对原告的声望、信用等社会评价产生不良影响,侵犯了被告的名誉权;另,关于精神赔偿主张,因原告并未提供相关证据,且综合涉案纸条张
贴时间等因素,对该项诉求不予支持。最终,该院判决被告在站点醒目位置张贴对原告的道歉信,内容由法院审定。
古有“六尺巷”邻里和睦相处的故事,今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“友善”。友善,是社会的润滑剂,能够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睦。因此,日常生活交往中,我们都要算好与人交往这笔账,耿耿于怀、锱铢必较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之中,应秉持“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”原则,不因一时冲动、泄愤引发后续不必要的摩擦和麻烦。(陈婷婷)
来源:江苏采编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