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兴化市戴窑镇恒和村坚持党建引领,以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为契机,组织发动党员群众扎实开展生态环境集中整治,集中拆除村庄内各类猪圈、旱厕、破旧坍塌房屋158处,打捞清理农用沉船48条,采取先破后立、先拆后建的办法,加大对村庄环境和水环境的整改力度,新建公共厕所8座,为68名村民户改厕,对路面、河面、水面、坡面、墙面进行综合整治和全面出新。
水是水乡的灵魂。恒和村把管水治水列为头版头条、重中之重,努力让水乡尽显灵秀之美。恒和村新老舍自然村有一座元末明初的古刹——贝叶庵,古刹位于庄中心,三面环水。在没有开展环境整治前,古刹老态龙钟,周边杂树丛生,水面并不清澈。在拆除周边的破旧学校、清理河边的杂树、杂草、沉船之后,村“两委”和党员群众均有对周边环境提升的想法,大家集思广益、群策群力,积极申报集聚提升村和绿化示范村项目建设,投入45万元对周边进行护坡驳岸、护栏长廊、亮化绿化建设。建成后的贝叶庵亲水长廊已成为群众休闲跑步的网红打卡地。
村党组织书记孙国元主动履行河长制工作职责,充分发挥好党建引领优势,把班子成员和无职党员组织起来,把群众发动起来,全村上下积极投入到水环境整治管护的热潮中。全体党员干部主动履行水环境包保责任,干部带着党员干,党员领着群众干。
为切实抓好常态长效,恒和村建立了水环境管护党员示范岗,落实保洁员常态化管护制度,村民精心守护属于自己的好环境,让群众“看得到古刹,望得见清水,记得住乡愁”。
在培育贝叶庵周边水环境示范点后,恒和村坚持党建引领,以点带面,对全村十四条大小河流全部落实党员挂钩联系制度,安排专人和专项资金常态化开展水环境管护,确保一年四季水面清澈,真正把梦里水乡的美景照进现实,努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。(陈明华 孙国元)来源:兴化市戴窑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