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刊、网记者周正东
今年以来,江苏淮安市淮阴区徐溜镇持续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机制,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,打造“强村示范、村企融合、支部联建”发展新格局,助推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乡村振兴“主引擎”
狠抓组织建设。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,提升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水平,选优培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,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,夯实基层战斗堡垒。
狠抓人才选培。扎实开展村“两委”班子研判,组织党建业务培训9次,深化村干部“双专”建设,配齐配强村“两委”干部,今年补选村“两委”干部14名,组织村干部及后备力量参加红色主播培训16人次,动员42名优秀社会人才考取淮阴区村干部任职资格证,不断强化后备力量储备。
狠抓机制落实。全面推进村干部设岗定责,围绕党的建设、服务群众等工作内容,科学设定村干部职责分工,构建职责明晰、分工合理、运转高效的村干部工作责任体系。健全“镇党委+村党总支+网格党支部+党员联系户”治理体系,根据村落布局、面积和人口等因素将镇域划分为256个网格,选聘1170名离任村干部、“五老”人员、入党积极分子、发展对象、党员志愿者等入网格,不断夯实建强基层战斗堡垒。
强化产业带动激发乡村振兴“新动能”
做强主导产业。坚持建管并重、多措并举,稳规模、育龙头、提品质、促销售,突出抓好“陆化大米”“优质稻米绿色基地”品牌建设,邀请市农科院、农业研究所专家开展专题化、定制化培训600余人次,有效提升稻米产业基础。
做活特色产业。立足资源禀赋,宜果则果、宜菜则菜、宜养则养。借助徐溜镇大豆资源优质、豆制品加工历史悠久、市场认可度高等因素,新和村、宋集村纷纷由村集体领办建设豆制品加工厂;徐溜村村集体领办建设彩虹梨采摘园;涵洞村村委会号召大户建设羊肚菌种植基地……徐溜镇特色种植规模不断扩大。
做优融合产业。坚持用工业化理念、产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,贯通产加销、融合农文旅,在全产业链培育上精准发力、逐个突破,推动农业产业“接二连三”。目前在建的市重点项目江苏蓝多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即将竣工,全面建成投产后,预计年可实现开票销售1亿元、入库税收240万元,可有效带动周边80名村民用工。
提升治理效能筑牢乡村振兴“强基石”
优化人居环境。践行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实施“百乡千村”治理行动,完善村组基础设施,加快整村卫生改厕进度,提升生活垃圾、街区污水处理能力,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。目前,农房改善点吴江社区、吴庄小区已完成三电整治3600米、铺设污水管网260米、部分建筑物立面粉刷1148平方米,有效改善村容村貌。
维护大局稳定。时刻绷紧防风险、保安全、护稳定这根弦,加强矛盾纠纷排查,积极化解信访积案,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检查,做到守土负责、守土尽责。今年以来,已走访群众43000余人次,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高。
培育文明乡风。以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,积极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、淮安书房等阵地场所,开展“书韵飘香 美丽徐溜”、“快乐星期天”、文艺汇演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,深化拓展“我们的节日”主题活动,组织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,打造独具徐溜特色的文明实践品牌,引导群众移风易俗、破除陈规陋习。(杜昂东 刘 佳)
来源:江苏采编中心